top of page

給女高中生的心裡話

  • ggtyy159
  • 2024年11月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對於有能力選擇物理系的我們,雖然身為少數,但我們要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先為自己鼓掌吧!身為少數不代表孤單,而是挑戰的象徵,也是一種難得的機會。科學無性別,在這條路上妳會遇見志同道合的夥伴,分享學習的喜悅與挑戰的成就。只要妳對科學現象充滿好奇,熱愛探索物理的奧秘,我們就可以一起觀察世界,發現科學的美好。


相信自己也請告訴自己:「我可以,我值得,我正在成為更好的自己。」雖然社會可能有隱形的框架,讓女生以為自己沒有唸物理的天份,而事實上,心理學家 Anders Ericsson 研究指出,沒有所謂的天份,所謂的天份都是“刻意練習”而來。記得保持成長型思維,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想法也不要自我懷疑,保持在數理上的刻意練習,每個人都有機會理解物理。


選擇物理系,不僅能激發妳突破障礙的勇氣,更能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份能力將成為妳人生每一步的自信來源。物理學為我們提供了理解自然界的基本法則,是幫助我們探索小到基本粒子、大至浩瀚宇宙運行規律的一種工具和語言。例如牛頓力學讓我們知道,蘋果掉下來和月亮繞著地球轉,都是因為重力,這個發現是如此的迷人。還能藉由這個定律更進一步設計火箭脫離地球航行,預測行星軌道,這是多麼強而有力的思考方式。學習物理的過程,不僅能增強我們的科學素養,還能培養正確性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此訓練非常有助於科學前沿的研究。此外,物理是所有半導體領域與高科技產業的基礎,因此使得讀物理系之後的出路廣闊。如果妳選擇走向學術研究,物理也能帶給妳自由且富有彈性的職涯。相信自己,勇敢選擇,物理系將帶妳看見更大的世界!


以下是依姓氏筆畫排序介紹幾位臺灣女性物理學家因在物理上有卓越成就而被封為院士,她們做得到也能激勵我們做到。

仔細觀察妳的身邊,妳會發現依然有許多女性在物理的路上默默付出與貢獻。從妳的高中物理老師、大學教授,到研究學者與科學推廣者,她們都在各自的領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成為這條路上的關鍵少數! 我們也希望妳們的加入,能讓未來的物理界更加多元,更加平衡。因為有更多不同的視角和經歷,科學才能變得更有創造力、更有包容性,讓這條路越走越寬!



撰寫團隊 : 

台灣物理學會女性工作委員會 (北科光電系陳美杏、輔大物理系張敏娟、師大物理系陸亭樺、中研院天文所林俐暉、台大材料系周苡嘉、師大物理系江佩勳、中研院物理所林耿慧、中央物理系郭家銘、中山物理系郭建成。)

追蹤我們

  • Facebook
  • RSS

台灣物理學會  The Physical Society of Taiwan

10699 臺大郵局第30號信箱  TEL:02-2363-4923

bottom of page